KK某种意义上,也算我的前男友。
我和KK认识在2018年左右,那个时候网络还算发达了,但是因为家庭监管过度的原因,我只能用一台发短信的老年手机与外界沟通。
我在互联网上认识了KK,最多的时候用手机发送了300块钱的消息出去。
——很明显那个时候我和他精神都不太正常。
最开始我们是互相发送短信的笔友,后来我们变成了名义上的情侣,再后来又分手,变成一对网友。
整个过程中都没什么恋情的环节:我那会还只是个高中生,我每天与他分享的内容无非也就是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。
什么饭菜太难吃了啦,作业好难啊,刷什么题对成绩好点,今天被老师骂了啦。
这种日常的话语我在学校里居然找不到人可以说。
这种孤独感让我们抱团取暖。
所以严格意义上这并不算男女朋友,只能算是什么朋友搭子。
我从来不对外人说KK是我前任,KK也不这么说我,但是有这么一小段插曲,有时候我又觉得挺有意思的。
青春期中认同感的情感需求是不可忽视的——即使现在我回忆起来,这些沟通似乎没有必要的。
但这种对高中时代记忆产生了模糊不清的“遗忘”,恰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。
后来我和KK长大了,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,恋情。
KK过得一团乱,我也过得一团乱。
他到底不习惯沈北的生活,学校考过去了,没办法的。
至于他过得怎么样我不得而知,因为聊最多的也是游戏里骂着哪个队友出生。
甚至游戏都和他玩不到一起,每个人的游戏品味都不同!
交流最多的时候反而是问他:“诶你怎么分手了?”
尽管我和KK谈恋爱是小孩子过家家,但对方实际上是一个极度重情义的人。
所以分手的时候肯定多少要去问候一下?感觉他会蛮难受的,不过他每次都说还好吧,不是特别难受,我也就没怎么在意过KK了。
甚至我在和M闹掰之前,我都没怎么和KK联系过。
KK是确诊了精神问题的:我居然因为这一点恶劣地觉得安心了。
这就代表着我很清楚我和KK之间不会有什么发生,某种意义上来说,我的安定也是KK的精神锚点之一。
我很好的时候,他可以完全不管不顾我,但是我过得不好,他肯定会因此受到影响,然后开始付出。
我和KK也绝对不会有过界的行为发生,两个精神病友只有纯粹的交流病情。
——人是很会喜欢给自己找寄托的生物。
所以我承认我这方面的自私,这方面我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。
我很多时候,觉得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,或者是我总是错过一些真挚的感情,并不是因为别人没有清楚的告诉我。
而是我可能根本就沉溺在自己的安全区里,不愿意迈出自己的世界。
当然,非要论起来的话,我肯定不会特别的怪自己:我会被奇怪的负罪感压得抬不起头。
所以我觉得我的顽劣与烂好人之间,也总有个微妙的平衡。
我也有迈开步伐的时候,我只是走得比正常人慢一点点,但是往前走就是好事。
可实话,KK这几天唠唠叨叨地给我发很多关切的消息,让我觉得有些烦。
我有时候不想回复他:我不希望他因为过于担心我,就忽略了他自己,总是围着我转!
“为什么我总是被爱而不自知呢?还是我只是得到了一份表面的爱而已?”
……
能这么想也是因为小众哥忽然问我,你是不是有郁郁症啊?
“为什么?”
“因为你写的,你自己说你自己想法和行为对不上号,想要保持理性又做了一堆不受控制的破事,这就是很典型的表现啊。”
“神经,你就能保证你自己所想所做言行合一?”
我又不是程序,输入什么指令就输出什么动作,哪里做得到100%同步?复杂程序的执行都还有一定的延迟呢!
倒不如说,能如此洒脱境界的,才是大师一枚。
或者是套了个皮的AI机器人。
另外,小众哥确实把M是谁给认出来了,还说自己认识他很久了。
“你是不是铁暗恋我啊哥,开我户是吧。”
“神人,这个圈子反复就这么一批人,你当你那11个共同好友都是傻子吗?”
“我哪里知道!我又不是什么大名人!哦M好像是男明星。”
“……不过说实话啊哥,希望你帮我保密。”
“希望你别因为此对M带有偏见,他其实做人做事虽然有点不踏实,但是交付他的事情他都是尽力完成的,谈恋爱不太行也不影响他做事。”
“实话实话他人挺好的,只是年纪太小了,过几年成熟稳重了,也是一个好男人的。”
“那个时候我就老咯。”
“怎么?你还念念不忘呢?”
“倒也不是,你想,如果你说一个人20岁出头,23岁出头,你会觉得正是这个人年龄的黄金时刻,即使他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依然可以意气风发。”
“但是如果你说一个人26岁了,反而就会用世俗的眼光,去想他是否事业稳定,是否成家立业,是否有所作为——尽管我们都不愿意去这么评价别人,却总是下意识地带入这些看法,这种感官上的差距,让你把时间变成了一条分割人生的鸿沟。”
“这样的感觉很像偶像剧啊。”
“一码归一码呗,毕竟人谈恋爱和做事是两种不同的模式:做事大多时候只看结果的,谈恋爱全是全方面都暴露出来。”
“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表里如一呢?”
“我也不爱想这些了,过得糊涂一点好啊,糊涂点好,干嘛咬文嚼字呢?与其这样折磨,揣测对方心意,还不如行就行,不行就算了。”
“行就好好爱,不行就好聚好散。”
……
这个时候,我的耳机里传来了【表白】。
听着歌词中这份对爱的憧憬,这份纯洁的悸动,我的心情忽然好起来,在人流中放声唱了出来。
真希望下一次自己,能够谈一场这样的恋爱啊!不过不是现在,是在更远的未来。
我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些galga大多数喜欢写校园时期的事情:因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明白,才会对爱有这样奋不顾身的勇气,大人反而越来越胆小,习惯用权衡利弊掩盖真心。
——他们害怕把自己软弱的一面展现出来,却不曾想过,接受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,是爱最基本的基本。
没有人能够完美无瑕。
人又总是渴望有一份完美无瑕的感情拯救自己。
我摘下眼镜,戴上了耳机。
这样我就不用担心别人的目光或者说了什么了,我享受我自己的世界。
我沿着街道慢慢地走,没有地图导航,开始单纯的享受这个陌生城市的风景与音乐——我很喜欢这样自己一个人的悠闲时光。
这种消遣的法子也是有限的:因为当你对一座城市熟悉了之后,或许望眼过去就是数不清的回忆穿梭其中了。
……
我一路慢慢走回青旅:老板娘告诉我,今晚七点,大家会一起玩狼人杀,她希望我也来。
所以我下午出门的目标就是:找点吃的,逛逛公园,然后准时回去。
觅食的时候,我又路过了我昨晚没硬撑着排队那家什么豆米火锅,可它明明标价是10元锅底+蔬菜自助+米饭等等,点菜的时候居然要隐形低消40元!
真是见鬼,我哪里吃得完这么多?我现在胃口小得跟鸟一样。
40元我能吃回10元的分量都难,砸吧砸吧两口空气差不多得了。
所以我昨晚那么难过的离开,还是帮自己无意之中避了雷——我要是强撑着等号一个小时还得点一堆吃不下的东西,或者灰溜溜的离开饭店,那我只会更难受!
我便安慰着安慰着,把自己哄好了。
我把在公园看到的花朵和猴子拍照发给妈妈:她年轻时候来过富日市的,我希望她看到照片后能开心。
虽然我还没想好怎么告诉她我突然要去沈北的事,她会很伤心的,尽管她说过让我不要担心她,放手去做我想做的事情。
路过富日白宫的时候,我有些想去湖边草坪坐一坐:昨晚吹的风真心让我觉得舒适。
天公却不作美,如烟的细雨刮在空气中,把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水雾——我不想我的外裤坐一屁股水湿掉,所以还是早点回去好了。
我坐在青旅的落地窗前,看着灯光下的白宫和湖泊。
其实我昨晚散步的时候,已经差不多快从景点走回青旅楼下了,只是我没有认出来路。
我傻呆呆的折返回到景区旁的地铁站,花了2元的票价从景点坐地铁回了青旅。
我来的时候是从青旅楼下的地铁站,坐到景点旁的地铁站的,这两个地铁站之间的距离体感上约800
所以我其实一路都在往回走的,我没有发现,多绕了一圈。
我谨记如何原路返回,却忘了抬头看一看这个慢慢熟悉起来的世界。